近年來,企業文化已經成為眾多企業、眾多管理者所追逐的熱詞,只不過,有些人領略了時髦的真諦,把企業文化做成了風景,有些人則追上了感冒,甚至追成了腦炎。
今天,我們就聊一聊企業文化。
一、什么是企業文化?
什么是企業文化?
乍一問,這個問題似乎根本不是問題,“文化”么,誰還不懂那么一點?但你想讓人給它一個明確的定義,又鮮有人能做得到,至少是沒多少人思考、總結過。
要想知道什么是“企業文化”,先得了解“文化”的含義。《現代漢語詞典》給出的解釋是,“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,特指精神財富,如文學、藝術、教育、科學等。”
以此引申,筆者以為,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,并特指精神財富。
企業所創造的精神財富都有哪些呢?筆者以為,企業文化既應當包括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口號、標語、規章制度、文化藝術作品、文化體育等方面的各種成就,也應當包括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所凝聚成的各種精神層面的成就。如果一定要給企業文化下個定義的話,筆者以為,企業文化就是以創始人為初始、以主要管理者的的經營管理理念和價值觀為精神核心,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,不斷演繹、不斷與關聯者的理念進行融合,逐步形成的企業與員工、員工與員工、企業與消費者、員工與消費者、企業與社會、員工與社會、企業與環境、員工與環境、企業與其他企業、員工與其他企業之間相處的原則,以及堅持這種原則的精神。
二、企業文化都是正向的嗎?
非也。企業文化有正向的,也有負向的。
員工之間互相團結,彼此關愛,親如一家,是一種文化,勾心斗角,明爭暗斗也是一種文化;
無私共享是一種文化,自私自利、唯我獨尊也是一種文化;
積極鼓勵是一種文化,罵娘、指責也是一種文化;
互助互愛是一種文化,曖昧色情也是一種文化;
光明正大、堅持原則是一種文化,權錢交易、權色交易、錢色交易、潛規則也是一種文化。
但是,積極向上的文化,一定是促進企業發展的,而負向的企業文化,一定是有損于企業形象和利益、有損于員工利益,阻滯企業發展的,甚至會拉著企業開倒車,與既定目標背道而馳。
三、標語口號、文體活動是不是企業文化?
是,也不是。
說它是,是因為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的運營管理理念,是企業的核心價值觀,文化上墻、各種標語口號、舉辦各類文體活動,都是企業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,可以拿來對企業文化進行宣貫,持續地強化企業文化在員工心中的地位,提升企業品牌形象,提高企業品牌影響力。
說它不是,是因為標語口號、文體活動僅僅是一部分企業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,而企業文化的表現形式遠遠不止這些,還包括企業的核心領導人、各個層級的管理人員以及各類員工對待企業內部其他人員的原則、方式方法、語言、肢體動作、表情等等,企業從上到下每一個人對待客戶、供應商、合作伙伴以及所有可能影響到的對象的原則和方式方法,對待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原則和方式方法,對待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原則和方式方法,以及堅持這種原則和方式方法的精神。
四、企業文化如何“建立”?
企業文化既然是以核心創辦者的經營管理理念為核心的,它就是“與生俱來”的,打從企業誕生之日起就有的,是從“娘胎”里帶來的,而不是后天“建立”起來的,所以,作為后來者、管理者,不管你如何有能力,你的理念再先進再科學,都不可能徹底摒棄、打破、打碎創業者和主要管理者的理念,重新建立起一套全新的理念,而只能在企業發展過程中不斷地發展、演繹這種核心理念,與之進行博弈、互相融合,并且對它進行概括提煉,去粗取精,去偽存真,棄惡揚善,萃取其能夠促進企業持續穩定發展的精華,舍棄與企業發展背道而馳的糟粕,批判地繼承,然后影響和帶動周圍的人去弘揚它。
所以,企業文化只能提煉、繼承、張揚或者重塑,而不能“建立”、“建設”。
五、中小企業要不要搞企業文化?
既然企業文化是企業與生俱來的,那就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到,有沒有刻意去做,它都在企業中有形或者無形地存在著。那么,如果企業是小微企業,要不要搞企業文化?
有一種觀點認為,一般的小微企業,由于面臨著生存危機,所以不要去搞企業文化。
筆者以為,雖然一般的小微企業都面臨著生存危機,而且多數小微企業也確實是因為經濟原因而消失——據統計,中國企業的平均壽命為2.5~3年,但不管是大中型企業還是小微企業,企業文化都是它的核心競爭力,也就是說,雖然小微企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拿訂單,加強現金流,但如果企業不具備核心競爭力,實際上也是很難拿到訂單,贏得客戶和現金流的。所以,一旦企業面臨的生存危機不再那么嚴重,就要有意識地提煉企業的核心經營理念,去粗取精,去偽存真,提取、凝練企業文化的精髓,并繼承和弘揚它,使其逐漸成為企業明確的核心競爭力,而不是任由粗枝爛葉野蠻生長。
六、如何讓企業文化落地?
在提煉、弘揚企業文化的過程中,我們要注意到,企業文化不是高高在上、不可觸摸的神仙境界,而是時時刻刻體現在所有干部、員工身上的企業原則和堅持這種原則的精神。它可以是高管們在高層論壇上滔滔不絕的演講,也可以是地鐵里的一次讓座;它可以是高檔音樂廳的一次演出,也可以是廁所里的一抽手紙;它可以是知名院校的一次招聘,也可以是給予路人的一杯溫水;它可以是企業給予受災者的愛心捐助,也可以是給予流浪者的一枚硬幣;它可以是對員工及其家屬的一次慰問,也可以是隨手揀起的一個煙頭。
它是一種氣息,是一種場景,只要是企業影響到的任何一個角落,它都無時無刻、無聲無息地存在著,雖然人們看不見,摸不著,喊不應,嗅不到,但它都實實在在地存在著,不因你的喜歡與厭惡而消失。但是,它絕不是大庭廣眾之下讓女性感到不適甚至羞辱的黃段子,不是“給你送美女來了”的無原則的媚俗,更不是裹挾著權力與私欲的“潛規則”。
既然如此,繼承、弘揚、重塑企業文化,就需要“人人動手”,“從我做起”,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參與其中,秉持企業理念,堅持企業原則,傳播企業精神,去影響周圍的每一位同事、親人、客戶、朋友和社會大眾。
具體的,筆者認為,要讓企業文化落地,須做到“五上”:
一,上心。企業文化不能只做表面文章,而要發自內心地予以認同,要滲透到每一個干部員工的血液里去,成為每一位干部員工人品、素質的一部分,使每一位干部員工在工作中、在生活中都能自發自覺地去影響別人。尤其是企業的領導者和管理者,要真心把員工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,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,把員工的父母當成是“咱爹咱娘”,把員工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兒女,給員工以發自內心的關心、關懷、關愛,而不是嘴里說著“人文關懷”,一言不合就罰款,一遇波折就裁員,把員工僅僅當成是會走路的機器,會說話的工具。作為管理者,你有什么樣的付出,才可能得到什么樣的回報——只有把員工放在心里,員工才會把企業放在心上,真正把企業當作自己的家,積極、主動為企業著想,才會鉚足了勁兒跟著企業干,為企業創造價值。
二、上墻。既然口號、標語也都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外在表現形式,企業文化就不僅要從上到下取得內心認同,還要提煉出來,凝練為口號、標語表現出來,要大力宣揚,使其充分發揮作用,鼓舞、激勵員工,促進企業凝聚力、核心競爭力的形成。
三,上網。如果說文化上墻是針對內部員工的宣傳,那么,文化上網就是對外部的宣傳了。企業文化一旦被凝練、固化,就要利用各種渠道,持續不斷地把企業的核心理念向外擴散,傳播到客戶、潛在客戶群體以及各種可能傳播到的人群中去,樹立、強化品牌形象,提升品牌效應,不斷地影響、拓展市場。
四,上口。企業文化一經提煉形成之后,就要年年講,月月講,天天講;大會講,小會講;公開講,私下講,要讓全部干部員工不僅要熟記于心,還要熟記于口,讓干部員工人人都成為企業文化的倡導者、傳播者,讓外部受眾對企業都有一個基本的認知。
五,上手。企業文化不僅要表現在嘴上,更要全體干部員工身體力行,要讓人人都成為企業文化的踐行者、重塑者,把企業文化表現在一言一行之上,舉手投足之間,以每個人的實際行動去傳播企業的核心理念和價值觀,并能提煉出一些榜樣人物、典型故事,潛移默化地去影響更多的人去踐行企業文化。這些榜樣人物、典型故事,不僅可以在內部傳播,還可以在外部傳播,要讓企業品牌成為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。這一點尤為重要。
只有每個人都認真地去踐行企業文化,企業才能形成高度的凝聚力,進一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。